学术研究
  详细信息
【学术快讯】佳木斯市博物馆古代展厅的故事——海东青与鹰路
发布时间:2016-04-28



  “白山苍苍,黑水泱泱。海青俊击,黑龙腾翔。”这段文字中,“白山黑水”是众所周知的地理名称;结合语境,“黑龙”也不难猜出是指北方大河—黑龙江。唯有“海青”鲜为人知。海青全名海东青又名鹰鹘,吐鹘鹰。体形俊健,能捕捉比它大几倍的天鹅或大雁。毛色纯白为上品,白而杂它毛者次之,灰色又次之。爪白者尤以为异。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海东青只不过是种鸟,可是在历史长河中,它不仅是我国肃慎—女真—满族一系所崇拜的图腾而且是北方地区尊贵身份的象征。在神话中,“海东青”是一个浑身燃烧着巨大光,火和热,挥动巨大翅膀,永不停歇的鹰神形象。 
  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海东青者出五国,五国之东接大海,自海而来者谓之海东青。”(五国指今依兰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下游南北两岸地区)由此可知,名鹰海东青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及滨海地区。它被誉为******上飞的***快和******的鸟,有万鹰之神的称号。传说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 
  辽、宋、金、元各代帝王和贵族都非常喜爱海东青,把它作为春季捕获天鹅、大雁的工具,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当时的囚徒如果抓到上品海东青不但可免罪还能获得重赏,足见其珍贵程度。天鹅肉好吃,但是捕捉天鹅并不容易,所以猎人想出用海东青捕天鹅的方法。海东青的捉捕和驯服十分不容易,民间常有“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的说法。猎人将野性十足的海东青用捕网捕获后,要拜谢鹰神恩赐。带回家将鹰上架,加上脚绊,几天几夜不让它睡觉、吃东西,磨掉其野性,叫“熬鹰”。经过痛苦的驯化后,海东青就可以用来捕猎了。如果和猎物相遇,它就直冲云霄,以闪电般的速度居高临下,猛击天鹅或大雁的头部,啄瞎眼睛,叨碎头颅。它不仅勇猛顽强,更知道如何攻击强大对手的要害部位。 
  “女真”就是东方之鹰的意思。在女真人心目中,海东青是***崇高,***神圣的英雄。海东青腾空搏击大于自己数倍的天鹅所表现的正是女真人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传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还与海东青有着密切的联系。完颜阿骨打的母亲怀胎十月即将临盆时,遭遇辽兵。阿骨打的父亲与辽兵厮杀起来。这时他的母亲在杂草丛中生下一个男婴,情况万分危急之际,突然从天空飞来一只玉爪玉嘴的大白雕围着刚刚出生的男婴飞来飞去,还不停的叫着阿骨----打,阿骨-----打。大白雕的叫声惊动了乌拉山的山神阿古,听到大白雕喊阿古---打,以为是让它打辽兵,便大吼起来,吓的辽兵四散奔逃,救了阿骨打一命。为感谢白雕的救命之恩,他的父亲便为他取名阿骨打。从此以后女真敬白雕为神。这种玉爪玉嘴的白雕正符合海东青的形象。



  辽朝统治者常派“银牌天使”到五国部强行索夺海东青。每次到女真境内,不论是少女,还是门阀高的妇人,只要姿色美好就必须陪伴这些“银牌天使”,为了掠夺海东青,契丹使者还常常使用武力,战斗而后得。这种强制性掠夺和契丹使者的种种罪行,激起了女真各部的民族义愤。于是阿骨打“集女真诸步兵,擒辽障鹰官”发动宁江州之战,大破辽兵。公元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率军向辽国发起进攻,不久就占领了辽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至此,雄踞中国北方200多年的辽国灰飞烟灭。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大金国。由史可见,海东青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何等的作用! 
  女真人势如破竹,腾飞于白山黑水之间,犹如海东青搏击天鹅之势,一举歼灭辽,宋两个强大于自身数十倍的封建帝国。这正是海东青的精神。女真人把海东青命名为自己的族名,正表达了他们对海东青的热爱与崇拜。因为一种鸟而使一个朝代灭亡,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的。女真人入主中原,开创了黑龙江地区土著民族入主中原与南宋王朝划界而治的先河。 
  因海东青而兴的还有交通。辽代,通过女真到五国部索夺海东青的道路叫鹰路。共有两条:一条是西路,从辽上京经长春州至生女真和五国部。一条是南路,从辽上京沿西辽河、东辽河东行,经信州、黄龙府到生女真和五国部。(注:辽上京是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镇,长春州是今吉林省前郭县他虎城,黄龙府是今吉林省农安县)。 
  鹰路也是北宋徽钦二帝被掠往五国头城的北归路线。这条交通路线自辽代开辟以来,历经千年不衰,成为东北地区陆路交通的主干道。 
  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在密山新开流遗址发现了一件骨雕鹰头,勾嘴,长颈,一双圆眼炯炯有神。它应该是猎鹰海东青的艺术形象,似乎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系。虽然没有文字记载和传承,但是一枚骨雕鹰首却向人们传递了在那个洪荒时代人们的思想信仰和生产力水平,也道出了人和鹰的关系与感情。复制品在佳木斯博物馆古代文物厅展出。 
  现在海东青在我国已极其罕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

  如今我们只能在辽,金,元等时期的艺术题材“春水玉”中一暏海东青搏击天鹅时那壮观,激烈的场景了。




在线视频 | 互动留言 | 联系我们 | 隐私安全声明

版权所有: 佳木斯市博物馆  icp:黑ICP备15008461号-1  佳木斯市前进区长安东路52号